江门日报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祖籍五邑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有530多万人。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寻根的愿望日趋强烈,作为广大海外侨胞的“娘家人”,江门各级统战、侨务部门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挥侨务资源优势,通过织好“工作网”“宣传网”“信息网”,以科学细致的服务助力侨胞寻根。
叶落归根 认祖归宗
近两年回江门寻根团队超30批次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近年来,不少祖籍江门的侨胞回乡寻根,从政要名人到民间人士,从白发老人到稚气少年,从华人模样到洋人面孔,他们或是回应自己内心召唤,或是为圆父辈一纸遗愿,纷纷跨洋而来探访江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近两年先后接待寻根团队超30批次共计200余人,帮助多位寻根人士取得重大进展或成功找到家园、亲人、先祖。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运输部部长兼民航部部长沃尔特·戴维·施瑙贝尔,所罗门群岛外长阿格瓦卡,中国哲学大师陈荣捷后人、美国岭南基金会理事长陈光明等外国政要和知名人士寻根成功,澳大利亚华人后裔“洋面孔”家族基本确定宗族支脉,这些寻根故事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构建合作“工作网”
让寻根服务更精准
侨胞寻根,寻的是血脉和亲人,过程中需要开展多项科学论证。面对语言不通、年代久远、资料偏少、印证不易等难题,要想从纷繁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捋出头绪,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权威方向、关键信息、手段资源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为此,我市在服务侨胞寻根的过程中构建起多维度合作“工作网”。为织密寻根服务网络,我市加强统战、侨务部门沟通协作,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侨务工作机制,重点依托基层侨务干部力量组建寻根工作队,采用查找族谱、入户取证、走访老人、搜索文献、咨询专家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基础数据是海外华侨华人寻根的科学支撑,我市开展了全域性侨情调查,深入掌握五邑籍海外华侨华人分布,按国家做好侨情分析,逐步搭建起侨情数据库。内外联动更容易打通寻根“脉络”,我市积极引导海外(境外)社团当好“寻根引路人”。近期多个寻根成功案例,正是由澳大利亚江门总商会、美国旧金山寻根之友等海外(境外)社团牵线完成的。
搭建立体“宣传网”
让寻根故事暖人心
每一次寻根活动,都是一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侨乡时代风貌、深化经贸合作交流、推动讲好中国故事的机会。为此,我市着力通过活动安排、平台建设、内容传播等方式,积极搭建华裔寻根工作立体“宣传网”,以寻根故事为切口,让侨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在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和接待寻根团队的过程中,我市安排了中华文化和侨乡特色课程体验,以及参访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赤坎华侨古镇、“侨梦苑”和知名企业等环节,让侨胞在寻根祭祖的同时,通过江门窗口加深对中华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认识。在开展寻根服务的过程中,我市重视侨刊乡讯作为海外侨胞“集体家书”的作用,做强以《中国侨都》杂志为龙头的全市80多家侨刊乡讯,尤其是充分发挥部分乡讯历史悠久、文字记录较完整、与海外乡亲联系密切等优势,为侨胞回乡恳亲、寻根祭祖提供了诸多重要线索指引。在开展寻根报道的过程中,我市注重深挖感人瞬间,扩大传播效果。今年10月由《江门日报》采写推出的“澳大利亚‘洋面孔’回江门台山寻根”全媒体报道在海内外引起持续关注和热议,全网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超过100万次,分别被中国驻墨尔本领事馆、广东省侨联等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转载。
创新开发“信息网”
让寻根突破山海阻隔
海外侨胞寻根,动辄千万里的山海阻隔是一大挑战。为此,我市积极运用数字科技创新开发“信息网”,方便侨胞通过“指尖”寻根。2019年底,我市在“粤省事”平台江门专区上线了“侨胞求助”和“寻亲寻根”特色服务,开拓侨乡服务的新领域。江门市档案馆、江门市地方志办则牵头开展“侨都根源”族谱家谱信息化工程,该系统于2021年12月上线,提供家谱、族谱查询,为全球华侨华人寻根归宗提供服务,并展示族谱中的族训家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共收录家谱族谱367册、数字化整理345册(共计47004页),“侨都根源”小程序访问量近7000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