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快讯

首页 > 资讯 > 产经快讯

  • 时间
    14 2018-03
  • 转载来源

    南方网

    黄颖川 靳延明

  • 浏览次数

    1388

  • 分享

梁维东朱伟代表谈制造业大市的高质量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打造创新高地

2018-03-14 来源:南方网 黄颖川 靳延明 浏览次数:1388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团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长朱伟做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设在北京的“全国两会全媒体访谈室”,探讨如何让创新在两个制造业大市高质量发展中开花结果。

  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梁维东特别关注到“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机制体制上走在全国前列”。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东莞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通过深化创新驱动,发力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真正跨越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关口。

  梁维东说,为推动科技创新,东莞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将加快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特别是集中力量加快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两大核心平台建设,加快整合广深、港澳等地创新资源。二是把中子科学城打造成高水平创新引擎,突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群建设。东莞将推进散裂中子源实验运行和系列谱仪共建,积极推动同步辐射光源的规划建设,引入一批前瞻性、创新型、关联性大科学装置,着力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三是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东莞产业体系新支柱。四是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继续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

  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身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东莞,将如何与广州、深圳等超级城市进行创新资源的互补,科技创新资源如何在大湾区城市间流动?梁维东对湾区的城市特点作了分析:香港拥有发达的金融体系和教育资源,广州拥有一批著名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深圳拥有最前沿的创新资源,东莞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粤港澳三地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大力推动高新科技以及创新产业共同发展,形成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将有助于尽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他说。

  对东莞来说,在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创新资源的互补方面,将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国家赋予广东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其中广深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拥有良好产业配套的东莞,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首选地,目前香港、深圳与东莞已形成了良好产业合作关系,未来要在全球坐标体系下谋划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

  “可以充分借助香港科技优势,结合东莞强大的智能制造转化能力,依托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全面加强与香港一流大学和顶级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东莞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梁维东说。

  此外,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东莞如何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同步升级?梁维东表示,当前,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接下来,东莞将制定未来5-10年的长远计划,在存量上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在增量上扩大高层次人才规模,在面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更大的力度增创人力资源的质量红利。

  梁维东说,东莞将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牵引,着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大粤港澳及国际先进评价标准体系引进力度,破除国际化引才障碍。与此同时,依托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以及产业配套和集群效应的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构筑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高地,形成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错位发展格局,携手参与世界级城市群的人才竞争。

  推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朱伟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为佛山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佛山要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并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朱伟表示,佛山为此将致力于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当前,佛山正着力推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打造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努力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朱伟透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作用下,佛山将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二是携手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依托同城化的深厚基础,两地已达成高度共识,广佛同心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增长极核,共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要素配置、产业分工和竞争。三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及我国大西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桥头堡。依托佛山作为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为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是推动“香港+佛山”实现“并船出海”。去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香港+佛山”合作意向,涉及7大领域11个重点合作项目,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积极回应,佛山制造牵手香港创新资源与国际化优势,将为粤港深化合作作更多贡献。

  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创新与人才同生共长。朱伟说,创新发展,要拿出扎实有效的举措,高水平规划建设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高端平台载体;人才队伍建设,要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决心抓好,使其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朱伟认为,规划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十分重要,平台是创新和人才要素聚集的基础。“目前佛山一环沿线经济总量占全市80%以上,要高水平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创新圈内打造五个重要平台载体。”

  朱伟介绍,这五个平台载体有的承担了引进和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端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等使之建设成为国际高端、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创新发展区的重任;有的要在智能装备、智能穿戴、网络信息安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展开合作;有的要打造为珠西新空港中心和佛山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有的要发展金融服务、会展交易、现代物流、现代客运空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探索高铁经济带发展新模式;有的要打造为佛山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试验区和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朱伟举例说,往往一个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引进,可以带来一个全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名顶尖人才的到来,可以改变一个行业的面貌;一群大学生的集聚,可以提升一个产业的层次;一大批技工人才的集聚,足以让原有制造业的水平升级。

  目前,佛山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0名,市级科技创新团队76个。朱伟表示,要真正做到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他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才能抢占创新发展先机。

  “佛山不仅拥有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加工、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还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尤其是,佛山民营企业队伍庞大,产业载体多,产学研深度结合,能为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助于科研人才在佛山找到用武之地。”朱伟说,接下来,佛山还要立足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发挥佛山区位、环境、生活成本、公共服务等城市综合条件的比较优势,吸引高等教育和人才资源为佛山所用,并通过突出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