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林洛峰 张柏林
5月23日,2023年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拉开帷幕,近百位国内外氢能应用领域的重要学者、专家与政府代表、企业家一起,共同打造立足南海、面向全球的国际氢能产业平台,展示全球氢能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趋势,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氢能产业布局先行一步的南海区丹灶镇,在此次大会上亮出“丹灶元素”。一批来自丹灶的氢能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在大会期间带来燃料电池及系统、核心材料与部件、商用产品等展示。
在今年3月举办的南海企业家大会上,南海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今年初,丹灶也提出了要成为新能源企业落户湾区的第一选择。随着越来越多优质项目落地,商业化示范应用持续推进,丹灶正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最全的地区之一。
努力“争当第一”的丹灶,坚定扛起了氢能产业发展的新使命。
千亿产业集群释放“强磁场”
在2023年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前夕,丹灶氢能产业再迎重磅项目:5月22日,中科润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润谷”)与韩国斗山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启动斗山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
中科润谷是佛山南海全国首座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的主导建设单位,也是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集群的牵头单位。据介绍,此次启动的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将生产目前全球单机装机规模最大、系统自动化集成度最高、性能与稳定性最可靠、安全性耐久性等级水平最高的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装备,提速推动“氢能进万家”。
4月28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丹灶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由世界500强企业与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共同投资设立,致力于补足中国氢能产业链最上游制氢板块的短板。
4月3日,南海首个氢能百亿央企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摘得丹灶75780.41平方米地块,项目将加快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一批氢能产业优质项目纷纷选择落户丹灶,扎根丹灶发展,展现出丹灶氢能产业集群的强大“磁吸效应”。经过14年如一日的布局发展,如今的丹灶已是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镇。2022年,以丹灶为主阵地的南海氢能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佛山唯一、全省首批五个之一。
以位于丹灶的48平方公里仙湖氢谷为中心,如今南海的氢能产业集群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汇集了超150家氢能企业及机构,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涵盖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加氢,到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
不断放大的产业集群优势,为优质项目落户注入信心。中科润谷CEO李新达说,这里已成为全国氢能应用门类最全、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氢能示范城市,从氢能进万家在不同场景应用示范到全国应用推广,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各级政府都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公司非常有信心立足丹灶,走向全世界。
拓展应用场景激活产业生态
氢能产业在丹灶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区、镇各级携手并进,拿出真金白银和战略定力,大手笔、前瞻性布局氢能产业,其间又通过不断调整氢能产业布局,加速破解氢能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促进氢能产业更健康发展。
回顾丹灶的氢能产业发展历程,早在2009年,丹灶就开始布局氢能产业。2018年,丹灶全面发力,在西部片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48平方公里仙湖氢谷,丹灶一跃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先行地,有效解决了氢能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问题。
针对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佛山则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于2019年底在仙湖氢谷共建佛山仙湖实验室。经过3年发展,仙湖实验室已建立了以3位全职全时院士领衔、5位全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近10位双聘国家级人才为骨干的科研队伍,全职高端人才数量在全省同类实验室中名列前茅,实验室在材料、部件和氢能应用层面逐步形成优势。
去年,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带领团队,与佛山制造业企业深度合作,成功生产出全球首块用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瓷砖。
今年2月10日,首届“氢能和氨氢融合新能源仙湖科技大会”在佛山仙湖实验室举行,超30位院士齐聚仙湖实验室,围绕氢能和氨氢融合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讨,这是史上最大规模院士团队到访丹灶,进一步展现了丹灶氢能产业集群对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的强大吸引能力。
在培育产业的过程中,丹灶探索出一条依靠产业优势、全场景推动氢能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不断拓展示范应用场景,反过来又有效促进氢能产业良性发展。
短短五六年间,丹灶创下了氢能应用的多个全国第一:2017年,丹灶启用了全国首座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加氢站;2021年11月,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在丹灶投运;2022年10月,全国首批氢能共享单车在仙湖氢谷投入使用。同时,氢能公交、氢能游船、氢能环卫扫地车、氢水养殖项目也在丹灶逐步铺开。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海全国首座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中,4台斗山M400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就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投运。接下来,南海5家医院将部署16台斗山M400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设备,这为斗山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争当第一”的丹灶新使命
新的发展阶段,丹灶发展氢能产业迎来了新的使命。
在今年1月召开的南海区两会上,丹灶对外喊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宣言,提出要把丹灶打造成为龙头企业投资大湾区的第一选择、新能源企业落户湾区的第一选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湾区的第一选择。
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九大核心区之一,丹灶的定位是新能源产业。这样的背景下,丹灶积极谋划。今年2月6日,规划面积1万亩的新能源产业园在丹灶动工。按照规划,该园区将发挥氢能产业在南海的集群优势,重点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产业龙头等项目,预计可带来1000亿元社会投资。
在丹灶率先崛起的氢能产业集群,对新能源产业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不断放大。今年3月26日,固定资产投资约100亿元、总用地800亩的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在丹灶动工建设,该项目填补了南海锂电池隔膜制造“空白”,不仅是南海新能源产业的里程碑,也在广东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上写下重要一笔。
今年3月,南海发布推进制造业当家2023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重点围绕氢能电池关键零部件、氢气高压管阀、氢制储运材料及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氢能装备企业和投资项目,推动形成具备自身特色、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氢能制造产业集群。
一个共识正在形成:丹灶作为南海氢能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镇”重任在肩,势在必行。
佛山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牵头城市的规划助力,完善的产业园区配套,强大的科创力量支撑,率先崛起的产业集群,完备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的示范应用场景,一个个氢能产业的发展优势相互叠加,让“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再添一张氢能产业名片,争当新能源企业落户大湾区第一选择更具底气。
这样的发展信心和底气,引来了更高层级的关注。在5月14日,央视两度聚焦丹灶氢能产业。其中,《朝闻天下》推出8分多钟专题,关注丹灶这个“五金小镇”如何在绿氢关键环节实现突破进展;《新闻联播》拿出3分多钟时长,以一线调研的形式,深度剖析丹灶如何从一个“五金小镇”转型升级,迈上氢能发展新征程,引起各界广泛热议。
展望未来,随着商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氢能产业的“风口”渐近。推动氢能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的丹灶,也将乘势而上,聚势而为,越发“出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