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首页 > 会员 > 会员风采

  • 时间
    17 2019-01
  • 转载来源

    潮汕圈

  • 浏览次数

    6790

  • 分享

马伟武:力嘉追梦轨迹和人生创业传奇

2019-01-17 来源:潮汕圈 浏览次数:6790

分享:

(1/5)
(2/5)
(3/5)
(4/5)
(5/5)

他少小离家,艰辛创业,凭着勤劳执着,稳足立业香港

他追求梦想,打造品牌,引领行业潮流,缔造力嘉传奇

他情系故土,心暖桑梓,慷慨亲善济世,热心公益事业

他感恩社会,自觉担当,支持侨联事业,不负侨商重望

 

      马伟武,这个曾经的潮汕小伙,在香港,短工长工临时工,行行涉猎,从学徒工到行业巨头,他经历了40 年的摸爬滚打,沐浴了40个春秋的风风雨雨。马伟武,不但是深圳侨界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也是深圳包装印刷创意文化产业的一位领军人物。马伟武的追梦轨迹和人生传奇,演绎了他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拼搏和可嘉的精神,正如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励志歌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1959年,马伟武走出广东潮阳的一个小山村,与在香港打工的父亲团聚。他在家乡停留的时间并不长,香港以及后来的深圳才是他人生的主战场。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曾经的贫困少年蜕变为亿万身家的成功人士。2014年,马伟武再次获得“全球杰出华人奖”,为他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000港币创业起家

      13岁去港,马伟武小小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把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在大排档做杂活。不懂粤语,不能上课,干最脏最累的活。后来,机缘巧合下,马伟武进入九龙一家印刷厂当学徒,晚上上夜校“充电”,很快,马伟武出师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工人,得到老板赏识升为厂长。

      一步一个脚印,力嘉逐渐由小厂变大厂。1986年,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马伟武开始在内地深圳投资。不到3年的时间,便在深圳购置了大厂房,雇佣了数百工人,扩大规模。那时深圳刚走出计划经济,他经常奔波在深港两地处理各种业务问题,一刻不得闲。要想成功先得吃苦,敢想敢拼才是成功的必备基因,马伟武向印业君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之所以将公司取名为‘力嘉’,是因为我尊崇‘力不到不为财,还要精神可嘉’这句话,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有拼搏精神。”后来,这种精神转化为力嘉的精神内核。

 

迈入文化创意新时代

      坚持走诚信经营与创新发展之路,长久以来,力嘉与客户建立起了信赖关系,马伟武的坚韧换来了力嘉业务的持续增长。现在,马伟武的思想更开阔,“要做好印刷,又不能局限于印刷”,创办创意文化产业园,力嘉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

      秉着为印刷业同仁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平台的初衷,在经过几番专家论证后,力嘉走“印刷文化产业转型”的路子逐渐明晰。将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网罗在一起,链接需求、整合资源,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构建出了现代印刷产业链。“未来,园区还将集聚国内外著名设计师,将设计、印刷与创意文化更深层次地融合起来,改造传统行业的形象,全方位拓展创意产业市场领域。”马伟武说。

 

带着我的“纸”去深圳横岗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深圳的制造业开始聚集,而周边配套产业也在陆续出现。我们也趁机进入内地市场,落户到了深圳横岗。

      抛开动荡的童年岁月,我在家乡停留的时间并不长,香港以及后来的龙岗才是人生的主战场。1959年,那年我13岁,跟着母亲和弟弟走出潮阳那个小山村,去香港投奔做苦力的父亲。刚到香港,就在一个大排档刷碗,后来有老乡介绍去纸箱厂当学徒,那是第一次接触到印刷包装行业。到1970年,我入行十一年,当时就想老是这样给人打工也不行,就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当时创业不像现在,门槛不高,身上就9000港币,租了个几十平方米的小阁楼,买了几台总价值不到2000港币的手动式、脚动式机器,生产加工、拉订单、送货,老板员工都是自己,忙不过来就把家人叫来帮工。

      上世纪70年代底,香港经济腾飞,生意越做越大,我就不断将赚来的钱买厂房、置新机器。到上世纪80年代初,力嘉在观塘、鸿图发展到拥有数千工人和上千平米厂房的大型企业。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企业普遍面临土地成本高、招工难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发展瓶颈。怎么办,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有到深圳横岗投资眼镜厂的朋友建议我去内地看看。于是,深圳就进入了我的视线。1985年底,做眼镜的朋友又带回来一个消息。中央在深圳召开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对深圳的发展定下了方向,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要把工作重点转向建立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上来。

      听此消息,我就坐不住了,觉得这是力嘉的机会。到深圳实地考察之后,我就决定了要转战深圳,并选择具有优越地理位置、但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横岗,作为内地投资第一站。1986年,力嘉在横岗的观音山脚租用了一座600平方米的厂房,开始投入生产。

 

再困难,我也要扎在这

      当时从香港来深圳投资的人不多,在我身边充斥着各种声音,关系好的就建议“应该去国外开辟市场”,说话直的就问“为何把钱砸到那些穷地方”,更有幸灾乐祸的就把力嘉去内地当做取笑的谈资。

      以后的市场一定在大陆,我对自己的判断很坚信。虽然认为自己选择是对的,但也还是给自己留有了后路,刚开始并不是把公司全搬了过来,而是部分“试水”。

      1986年,那时的中国刚刚走出旧时代,却还没能完全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未来憧憬、迷惘又怀疑。刚到横岗看到的就跟现在的电影里差不多,人们的衣着多是灰色调的,简单朴素,房屋低矮陈旧,街道狭窄,车辆不多,晚间灯火昏黄,一片寂静。那时候是叫横岗村,厂房外都是菜地,当真是穷乡僻壤。

      包装厂是来料加工企业,对交通依赖大,力嘉就选择建在观音山脚,毗邻深惠路。当时最怕的就是雨天,每逢雨天深惠路就会淹水,车在路上一堵就是大半天,回不了香港,损失比较大。包装印刷品大多是从皇岗口岸和沙头角过海关,每个月有大量原材料和成品进出口,手续也非常麻烦。

      由于商业体制刚起步,市场意识、职业素养都欠缺,经常办理政府批文或者手续,都必须是我自己去,派员工去都办不了。这不只是我,很多同样奔波在深港两地之间的港商都疲于应对。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横岗有大量劳动力可以招用,但几乎没有技术基础。我从香港带来10多位技术人员,花费大量精力手把手先教会技术,然后才加大生产进度和规模。

      通信也是个麻烦事。当时来龙岗的港资企业,大多都是“前店后厂”模式。力嘉的厂在横岗,负责生产加工,销售总部在香港,承接世界各地订单。我虽然是两边跑,但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信息沟通不畅也损失不少生意。

      后来,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逐渐显现,深圳各地建设热火朝天,经济高速增长,内地纸品市场需求旺盛。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力嘉订单如雪片飞来,年产值屡创新高。我们乘胜追击,投资兴建横岗力嘉纸品大厦买下了横岗观音山下10多万平方米的荒地,引进美国制造的瓦楞纸板生产线,之后还扩充了印刷业务。

      而等到上世纪80年代末,大量同行扎堆“抢滩”深圳的时候,力嘉可以说已经是行业翘楚了。

 

龙岗区政府给了我支持

      1993年,龙岗从宝安分离出来。力嘉所在地也从宝安县变成了龙岗区。

      一直以来,我都是和当时的横岗村委打交道比较多,和上一级政府来往不是很频繁。那时我只是觉得不管是龙岗区还是宝安县,生意我照做,但建区那一年我明显感觉政府部门上门次数多了,企业有什么诉求、建议都可以提,给予的政策倾斜力度更大。

      原来的宝安县,一个县比香港都还大,做不到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扶持很难周全。龙岗建区之后,以前在宝安东部被“冷落”的企业,很快就得到龙岗区政府的重视,支持力度很大。

      当年龙岗总体规划建设出台,备受关注。突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的优势,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创汇农业和第三产业。当时将各个镇分为高科技、多功能、大工业三个组团,横岗被划进了多功能组团。

      看到龙岗区政府支持力度大,我和其他来龙岗的港商也帮忙从香港拉了不少企业过来。那一年龙岗区对外经济招商洽谈会在香港展览中心举行,据说签了不少项目,协议投资超过50亿港元。

      1996年,力嘉进入高速发展期,及至上世纪90年代末,力嘉叩开了世界市场大门,客户遍及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范围涵盖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每年营业额约6亿港元。

 

要想端住饭碗就得转型

      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梯度转移给龙岗带来双重压力,龙岗很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型企业都感觉日子不好过了,十多年前香港上演的土地成本高、招工难、劳动力成本这些“魔咒”又再现,政府开始引导大家转型升级。

      很多港商被动地选择产业转移,去北方、去国外继续走低成本之路,错失了在市场压迫中涅槃的机会。当年从香港向内地转移,我是最快的,但这一次我“落后”了,因为我选择了转型。

      时代不一样了,再被动下去就要被淘汰。那时候我已经60多岁,但是面对淘汰压力和经过审时度势之后,我和力嘉决心主动进击。

      那时,龙岗区倡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引导企业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加工环节,向前端的研发设计,后端的产品营销、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而龙岗区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是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地处深莞惠核心地带,二是正逢特区一体化的大背景。我们在经过几番专家论证后,拿出了向印刷文化产业转型。随着“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园,从产品材料、设计、应用突出环保性突出全面衡量,构建出现代印刷产业链,同时宣扬印刷历史,传承印刷文化,力嘉扛起了深圳印刷文化产业的大旗。

      2015年12月4日,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亮相第11届深圳“创意十二月”开幕现场,可以算得上技惊四座。上百号嘉宾全都坐在我们的“纸”上,让无人机、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都略显“失色”。现场所有的座椅全是我们的瓦楞纸做的。这些创意的瓦楞纸产品,根据人体力学设计,结实耐用,可回收再利用,体现出环保与创新理念。而我也有幸作为印刷领域代表,在深圳市市长许勤的见证下,和其他年轻创客一道发布《深圳创客联合宣言》。

      近年来,在龙岗、深圳转型升级已成趋势,但很多人心里还在迷茫一个问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底有没有用,拼得过那些后来居上的创新“新贵”吗?我觉得只要找对了路,坚持走下去,就没问题。因为传统产业只要找到创新之路,一样可以在新时代焕发“第二春”,创意不是局限于某些领域,创客也不只是新人,传统产业同样能跻身“创新圈”。

 

难忘事件

      2003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华南城正式起航。在包装印刷行业打拼了近40年后,我也在新的领域开始了新的路。

      我和佳宁娜集团董事长马介璋当时都是深圳市政协委员,在他跟我提到在深圳建设一座原料城的想法后,我兴趣很大。因为当时的深圳原料市场状况我早就了然于胸,他们几个股东手里有皮草、服装、电子这些资源,但却没有印刷包装,我正好能补上这块。于是我就成了华南城早期的股东之一。

      原本华南城是准备放在龙华、光明那边,但后来落户在龙岗的平湖。一方面是龙岗对平湖的物流基地的定位打动了我们,另一方面则是龙岗是深莞惠三地的几何中心,更便于物流业的发展。当然,我个人对龙岗也是有感情的。

      初期的华南城还没有声名鹊起,招商比较麻烦。我一家家联系自己的供应商,然后利用在香港担任4届网上直营商会负责人积累的人脉资源联系香港那边的商家,邀请他们去华南城参观、入驻。大家都花了很多人力、财力去做,最关键是付出的真心能让人家感觉到诚意。

      华南城如何让客户去赚钱,怎样让市场繁荣,这是一直在考虑的事。慢慢地摸索出华南城创新生产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在宏观经济方面,顺应制造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向中国集中而产生的一站式配套需求,在微观上,充分考虑到供应商与制造商节省交易成本的共同需求,以此作为发展的动力。

      现在,华南城已经成为国内规划、建设、运营大型综合商贸物流中心的领航者,走出龙岗,复制到西安、南昌、南宁、重庆、成都等8个省会城市。当时对华南城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但没有想到龙岗平湖的一片荒野,能成为现在华南国际原料工业城的崛起之地,发展如此之快。

      与很多侨商一样,马伟武秉承了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传统,在成功后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潮阳力嘉中学建于2011年5月,坐落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村里美村,于2012年7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马伟武先生此举鼓舞学生,并且鼓动学生在学业事业有成后,能够报答社会和家乡人民。

      2015年5月26日,马伟武先生倡起发动并成立汕头市潮阳区和平博爱慈善会。2018年初,力嘉国际集团还斥资建造慈善会址,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一直以来,马伟武先生不断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捐献爱心。

 

人物对话

      记者:您到龙岗这些年,哪方面的变化让您印象最深?

      马伟武:是交通变化。我们包装印刷行业对交通运输依赖性很大,刚来的时候,从横岗到皇岗口岸、沙头角,路不好走,天气不好还容易堵车。后来深惠路经过几次大的扩建变成现在的样子,水官高速、地铁3号线把龙岗和深圳市区、香港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

      记者:建区20多年来,您是如何参与龙岗建设的?

      马伟武:首先是力嘉的转型升级,给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带去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其次就是华南城建设,这个对龙岗的区域发展可能有更重大的意义。珠三角本身是密集的工业区,发展工业就要先发展物流,华南城建成了一个包括生产服务在内的环球物流中心,让企业从这里采购原材料配件,真正为工业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华南城让龙岗成为辐射华南、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的原料物流“航母”。

      记者:如今回头看,您做过最具价值、最有意义的决定、事情是什么?

      马伟武:力嘉向文化产业方向的转型。生意难做,行业低潮的时候尤其需要坚持,当时金融危机影响产品价格,“人口红利”现象慢慢消失,上下游产业链不稳定,不只是力嘉,很多制造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转型是必须的,但怎么转是个头疼的问题。后来不断地找专家论证自己的想法,最后确定做印刷文化产业。这也是我的一个夙愿,因为现在很少有人去了解中国的印刷文化,淡忘了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力嘉起于此行,也应该承担中兴印刷文化的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