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首页 > 会员 > 企业动态

  • 时间
    05 2017-12
  • 转载来源

    羊城晚报

    记者 陶奕燃 黄丽娜

  • 浏览次数

    1961

  • 分享

侨资企业依托文化产业成功转型升级

2017-12-05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陶奕燃 黄丽娜 浏览次数:1961

分享:

在位于深圳龙岗的办公室里,初见香港力嘉国际集团董事长马伟武时,他正泡着功夫茶,身上潮汕人的烙印依然浓烈。

马伟武少时从潮阳赴香港谋生,他的人生经历,与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繁荣和80年代后内地改革开放的浪潮完美地契合着——白手起家在港创业,改革开放之后转战深圳,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后依托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发展创新的新路。

深圳拓荒:一次成功的试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香港日益壮大的力嘉纸品陷入发展瓶颈:土地成本高、招工难、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此时,内地改革开放春风正劲,也为侨资企业在内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马伟武兄弟经过实地考察后,将目光投向了地理位置优越的深圳:“地方大,土地便宜,人工也便宜。”1986年7月,力嘉进军内地,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设厂,成立力嘉包装(深圳)有限公司。马伟武领着从香港带来的十多名技术人员,用“传、帮、教”、以师带徒的方式,培训年轻的内地工人投入生产。

当时的内地,经济发展正踏入快车道,纸品市场需求空前旺盛,订单纷至沓来,力嘉年产值屡创新高,企业不断做大,在深圳大获成功。

如今,力嘉有员工2000余名,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管理经验和印前、印刷及印后一条龙生产能力。

转型升级:老厂房焕发新生命

2008年后,国际金融危机与产业梯度转移给众多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压力,力嘉也不例外。

深圳的高速发展导致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人口红利慢慢消失,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加上周边制造业移出,力嘉订单开始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又令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势不断削弱。为了从困境中突围,马伟武大胆决定转型升级,“二次创业”。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也相继出台,力嘉集团顺势而为建立了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

2010年底,力嘉着手1万多平米的老厂房,2011年底,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一期正式创建。就此,从传统印刷转型为创意文化产业,力嘉迈开了产业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步伐。

经过6年多的发展,园区建设成效卓著。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涵盖了印刷业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印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包装印刷(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未来规划:抓住契机寻找更多机遇

谈及力嘉未来的发展,今年71岁的马伟武表示,仍将发挥现有优势,在印刷包装领域继续发力。但在新时代下,老产业该如何发力?马伟武的回答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抓住发展契机,到更适合的地方发展更高质量的产品。

在马伟武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宏伟的构想,其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还涉及众多产业,这其间产生的机遇不可估量,产业转移带来的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我相信‘一带一路’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好的方向。我们会借助这个契机,去一些适合的地方发展,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未来,力嘉集团将以“产业资源互补和建设服务体系”为理念,构建发展模式更可持续的企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发展。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侨资企业的掌门人马伟武十分期待,“我希望十九大之后,有更多惠侨政策出台,更多商机涌现,并希望有更多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海外侨胞参与到中国的发展大机遇中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